推拉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推拉窗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上汽借罗孚开展造牌运动美工刀

发布时间:2020-10-18 19:25:55 阅读: 来源:推拉窗厂家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上汽对罗孚的品牌似乎并不感冒,钟情的只是罗孚的技术。上汽股份运作罗孚项目,不过是为其“打造国际化自主品牌”的理想增加一个筹码。</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种种迹象表明,上汽股份正在开展一场造“牌”运动,而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成为其一张有力的王牌,牌面上的关键词是“自主品牌”。这个由上汽陆威汽车有限公司演变而来的新公司,接下了上汽股份打造“国际化品牌第一车”的重任,让人充满了期待。</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上汽汽车的成立,证明了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构想开始向现实靠近,而不再只是桌头上的一纸方案。在上汽股份的新闻稿上,上汽汽车被称作“上汽股份麾下三大整车制造公司之一”,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齐名,这是上汽头一次将自主品牌制造公司摆在与合资公司同等地位上。而上汽两大高管胡茂元和陈虹分任上汽汽车的监事长和董事长,也表明了其打造自主品牌的决心。</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当然,这次造“牌”运动的主角已不是土生土长的“凤凰牌”或“上海牌”了,而是来自英国长桥的罗孚。这个曾经极负盛名的英国品牌从老家长桥搬到了上海金桥,有没有水土不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在上汽汽车吸纳了原MG-Rover公司的核心专家团队后,罗孚的技术也一并被收入囊中;新成立的上汽股份汽车工程研究院,将对罗孚技术进行全面的吸收与消化;上汽股份还将在英国成立大型海外研发中心,整合全球领先的研发资源。接下来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执行上汽汽车的制造职能。</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技术性能和豪华程度超过罗孚原型车,整车性能可与未来几年的国际同级别产品较量。”日前,上汽股份相关负责人对外透露,这款基于罗孚75平台自主开发的中高级轿车,将于今年下半年下线,明年在海内外同时上市。据目前掌握的消息,上汽对这款车的定价要求在20万元左右,而目前进口罗孚75的价格在40万元以上。在拥有罗孚的核心技术后,如果上汽真的能省下高昂的研发费用,造车成本的低廉将使其价格竞争力凸显。</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上汽股份称,上汽汽车所具备的后续研发能力,将确保其在今后三到五年内推出的全系列产品,覆盖整个乘用车细分市场。果真能够如此,上汽汽车将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在上汽内部,自主品牌也将与合资品牌进行面对面的交锋。</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很多人认为,上汽股份将改造后的罗孚75称为“国际化品牌第一车”,而非“自主品牌第一车”,是为了强调罗孚的国际化背景。事实上,这款应用罗孚技术的轿车并非上汽的第一款自主产品,而上汽汽车也并非上汽的第一个自主品牌生产基地。</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早在2001年,上汽集团重组仪征汽车时,就决定将其作为自主品牌的生产基地,基于欧宝S4200平台的多用途轻型客车赛宝,一度被认为是上汽自主品牌的雏形,但并未成功。2003年,上汽集团曾希望德国大众将桑塔纳轿车技术平台转让给自己,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主研发,却遭到了大众的拒绝;上汽还与美国通用合资建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但基本上只做一些引进车型的改型工作,其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车“麒麟”却没有实现商业化。</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虽然上汽做过很多努力,但借助合资企业的力量发展自主品牌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是否是这一连串的失败,让上汽集团为之警醒,意识到希冀于跨国巨头施舍技术的中国企业充其量是一个安逸的囚徒,已经没有摆脱外资束缚的能力?</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2004年上汽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时,胡茂元曾热情洋溢地大谈远景规划———让上汽到2020年成为世界上第六大汽车制造公司,与通用、丰田、福特、戴克和大众5家汽车公司平起平坐。这个目标听上去很让人振奋,但胡茂元也很清楚,如果一概使用合作伙伴的技术,自己却没有能力掌握的话,即使产销量超过五大巨头,也只不过是“五大”的附庸。</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没有值得称道的产品,不管你如何卧薪尝胆,也不会有人同情你。在罗孚项目上,有人说上汽在烧钱,也有人说其独辟蹊径。但对上汽来说,拥有对罗孚技术的全面操控权,在合资企业中,这种情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的。</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6700万英镑购得罗孚25、75车型生产平台,以及1.1~2.5升罗孚全系列发动机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如不能充分地利用,未免可惜了。手中握有罗孚技术后,上汽觉得自己有了底气,既然通用可以把步入泥沼的大宇消化吸收,上汽就有理由为罗孚寻找到新的闪光点。罗孚已经成为上汽的一块弹跳板,上汽能不能踩着它进入发展自主品牌的殿堂呢?</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在上汽股份的“十一五”规划中,重点阐述了其发展自主品牌的目标: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要达到5万辆;2010年,实现年产自主品牌轿车20万辆,商用车40万辆。据了解,上汽股份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亿元科研经费,保证该目标顺利实现。</FONT></P>

<P><FONT size=2>&nbsp;&nbsp;&nbsp; 上汽股份表示,将“上汽陆威”更名为“上汽汽车”更有利于在自主品牌中突出上汽的企业形象。此前,业内一致认为,上汽会保留与罗孚谐音的“陆威”名称,以此凸显罗孚的品牌。但现在看来,上汽对罗孚的品牌似乎并不感冒,钟情的只是罗孚的技术。上汽股份运筹罗孚项目,不过是为其“打造国际化自主品牌”的理想增加一个筹码</FONT></P>

加强级3pe防腐钢管

儿童膳食营养分析仪

自酿啤酒机

304不锈钢装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