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推拉窗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3G前夜本土设备商主场卡位

发布时间:2020-02-11 06:48:41 阅读: 来源:推拉窗厂家

毫无疑问,2008年对中国通讯业而言,既是充满机会的一年,又是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一年。

重组,3G待发——所有这些关键词都在加大世界对中国电信市场的想象。瑞银在10月初发布的一份全球电信资本开支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受到中国和印度市场的推动,我们调高2008年亚洲及发展中国家电信资本开支的预测。 ”

瑞银认为,在欧美发达市场持续萎缩的背景下,亚洲是全球的亮点,“尽管我们也看到亚洲市场有不少低利润的合同,但是这些市场无线业务增长仍然旺盛”。

如果说,正在启动的印度市场,只是在复制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2G井喷的盛况,那么,守候在3G大门边上的中国,实际上已进入更为复杂、剧烈,以及多层级竞争的状态。

中国本土设备商的压力正在急剧增大,一方面,既要应对由于欧美市场萎缩而过度集中到亚洲市场的全球设备商的竞争;另一方面,本土设备商之间的恶战也必然加剧。

机会与挑战共存。

全球洗牌:与中国3G同步

变局其实早在2006年已现端倪。

2006年初,全球通信设备行业发生了两笔大宗并购,即阿尔卡特与朗讯(以下简称阿朗)、诺基亚网络与西门子(以下简称诺西)通信的整合。伴随着并购与整合,行业格局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除了思科、爱立信仍能基本保持原来的态势外,诺西和阿朗在整合后开始出现式微的迹象,诺西虽然销售规模上仍能持续领先,但其利润受到极大的冲击;阿朗则更为令人担忧,其盈利从2007年中期开始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其它设备商的表现也开始印证行业洗牌的加剧。从2007年上半年出现亏损以来,摩托罗拉成为行业公认的没落者;同样出现亏损和业务大幅滑落还有另一北美设备商北电。

浓缩到中国市场来看,各电信巨头在中国竞争格局中的变化亦明确地反映出设备商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从中移动2005年、2007年GSM招标结果对比可以看到,北电、西门子以及摩托罗拉的设备在招标中被大量替换,中兴、华为的份额快速上升,华为份额从不足5%上升至23.6%,中兴份额自2%增长到6.25%。

从2007年开始,北电、摩托罗拉、诺基亚在CDMA网的市场份额也开始被中兴、华为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大量替代。目前,国内CDMA市场,中兴的市场份额超过31%,位居第一;华为已超越三星,后续将逐步超过摩托罗拉和北电。

全球设备商洗牌之势,似乎无意中顺应了中国3G前夜错综的格局。

中国3G前夜,中国设备商已站在了最佳的竞技状态中。中兴在TD领域处于第一阵列,在CDMA2000设备领域的优势日益突出;华为在WCDMA领域频频突破欧美市场,也处于该领域的第一阵列。

此外,受整体产业链的带动,中国还成长了一批中小型设备商。比如烽火通信,其在光通信设备领域2007年的90亿元蛋糕中占到了16.8%的份额,位居第三,开始挑战华为、中兴的地位。

3G:中国格局嬗变

即将开启的3G时代,将会从此改写中国本土设备在2G时代作为追随者、边缘供应商的角色吗?

TD二期28个城市,以及新电信CDMA招标的紧锣密鼓地推进,让人提前感受到了争夺3G的号角声。

国金证券曾在今年6月预测,3G项目启动将促进我国电信业资本支出的新一轮投资,“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我国电信业资本投资规模预计分别为2355.32亿元、2797.57亿元、3107.05亿元和3486.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7%、18.78%、11.06%和12.21%”。

根据国金证券的预测,从投资结构看,3G网络在新业务投资力度、产业链整合、网络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投资比例将出现逐年上升态势。3G牌照发放后三年,项目投资规模预计分别为888.9亿元、897.8亿元、1049.2亿元,三年累计投资2479.2亿元,其中,3G网络设备投资规模预计分别为294.7亿元、314.2亿元、345.0亿元。3G牌照发放后三年,3G手机市场规模分别为1077亿元、1163亿元、1221亿元,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这些令人兴奋的数字充分证明,对比全球平均3%-4%的电信资本开支增长率,中国市场依旧一枝独秀。

比较乐观的估计认为,在中国3G市场上,除了在中移动的TD招标方面,中兴、大唐、鼎桥将会占据绝对性的领先地位之外,中国厂商在CDMA、WCDMA上也会占据比较有利的份额,其中,在CDMA方面,中兴、华为有望分别获得最高40%和30%的份额;在WCDMA领域,比较可能的格局是华为35%、爱立信20%、中兴15%、阿朗15%、诺西10%。

本土厂商间的恶战

但是,由于中国3G进程同时也是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洗牌的进行时,因而竞争的残酷性也会加剧,包括本土厂商间的“恶战”。

中兴、华为之所以能在近年来快速崛起,其进攻性来自于研发、生产、工程安装、测试、网络优化等方面的成本优势。比如,根据2006年中兴报表统计显示,中兴研发人员人均每年耗费26703美元,而西门子、爱立信、摩托罗拉人均每年成本分别为232770美元、229083美元、152074美元。也就是说,中兴研发人员人均成本仅为西门子、爱立信、摩托罗拉的11.47%、11.66%、17.56%。

同城的华为也拥有同样的成本优势。在全球竞争持续加剧的前提下,中兴与华为的竞争已难以避免。事实上,在新一轮CDMA设备招标以及正在进行的中移动TD二期招标上,拥有存量优势的中兴通讯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来自华为的价格狙击。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的国内WCDMA市场,中兴此前的遭遇也一定会在WCDMA豪客——华为——身上重现。

上市并购顾问流程图

广州筹划税务网

特殊许可